欧洲官员正考虑转向以太坊或Solana等公共区块链发行数字欧元,这一动向与早期偏向封闭集中式系统的计划形成对比,也引发了
自美国于七月通过首部稳定币法案《GENIUS法案》以来,受监管的美元稳定币已在全球金融中抢占先机,加剧了数字货币领域的竞争压力。在这一背景下,欧洲是否选择基于公链发行数字欧元,将深刻影响其货币主权和国际金融地位。
若采用公链发行,数字欧元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全球渗透力和系统互操作性。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OpenLedger核心贡献者Ram Kumar指出,这样的选择可“迅速向更广泛的加密经济开放欧元”,直接接入DeFi协议、全球钱包网络及跨境支付系统,而无需自主重建整套基础设施。他进一步表示,以太坊能够提供“强大的可编程性和开发者生态”,而Solana则以“低费用和高吞吐量更适合消费级支付”。这两种方案都有助于提升欧元在欧洲以外地区的使用度和影响力,这是私有链方案难以实现的。
然而,转向公链同样伴随着显著风险,尤其是在隐私和合规层面。公共区块链的交易透明性与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存在潜在冲突——后者赋予公民“被遗忘权”和数据删除权,而欧洲央行也曾强调必须在数字支付中保障类似现金的匿名性。此外,技术和治理挑战不容忽视:包括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限制、Solana网络的稳定性记录,以及核心协议升级和节点验证不在国家直接管辖范围内的事实。
政策制定者还担心,设计不当的数字欧元可能引发银行体系存款外流,削弱传统金融稳定性。今年四月,欧洲央行执行委员Piero Cipollone就警告称,美国稳定币可能侵蚀欧洲银行的存款基础,并进一步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。他特别指出,美国新政府大力推动加密资产和美元稳定币的举措,已对“欧洲金融稳定与战略自主”构成威胁。
尽管存在这些争议,欧洲央行仍持续推进数字欧元计划。据其发言人最新表态,数字欧元有望在相关立法落地后“两年半至三年内”完成技术准备。而《金融时报》近日报道也证实,官员们正在认真评估公链方案的可能性。
显然,美国在稳定币监管和数字货币布局上的先行态势,正迫使欧洲重新审视自己的发行路径。在捍卫数据主权、金融稳定与应对全球技术竞争之间,欧洲是否选择依托公链发行数字欧元,将不仅是一项技术决策,更是一场关乎未来货币主权的战略抉择。
- 币股融合新阶段:从“资产储备”到“生态应用”2025-08-27
- 价值 10 亿美元的加密代币将于今年 9 月上市2025-08-27
- 比特币闪崩跌破11万美元引发散户退场,长期持有者为何依然坚定?2025-08-27
- 《天才法案》引发银行业担忧:稳定币新规或导致巨额资金流向加密市场2025-08-27
- 机构资金持续涌入比特币,或挤压山寨币流动性2025-08-27
- 随着网络活动放缓,9月比特币市场或将迎来“降温期”2025-08-27
- 比特币(BTC)价格预测:多头坚守11万美元关口,但ETF资金流出持续施压,第四季度前景面临考验2025-08-27
- 越来越“本分”的 Web3:行业步入成熟期的集体转向2025-08-27
- DeFi协议Lombard能突破比特币生态原生叙事困境吗?2025-08-27
- 比特币市场热门指标深度解析:Pi周期顶部的信号与演变2025-08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