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来越“本分”的 Web3:行业步入成熟期的集体转向
行业生态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节奏转变:从追求“快速爆发”转向注重“稳健持续”。
在早期,叙事驱动和投机热潮主导了加密市场。比特币减半、DeFi Summer、NFT 狂潮等,在短时间内汇聚了大量资金与关注,也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。但过度依赖融资、轻视长期价值,也让许多项目昙花一现。
快速迭代催生了创新,但也透支了市场耐心。随着 2022–2023 年行业进入冷静期,投机泡沫逐渐消退,市场情绪回归理性。这并非衰退,而是行业进入真正内化成长阶段的标志。
📊 资金正加速向头部资产集中
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,主流资产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:比特币市值占比从 2022 年的约 39%,回升至 2023 年的 45.6%,2024 年升至 51.9%,2025 年迄今已接近 59.3%。经历熊市洗礼后,资金明显更青睐比特币、以太坊等拥有坚实基础的头部资产。
相比之下,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山寨币与 Memecoin 增长乏力。例如 Pepecoin 市值曾在 2024 年底冲高至约 15 亿美元,但随后迅速回落至 7 亿美元以下; meme 发射平台 pump.fun 虽一度热度极高,但其手续费收入已从高点回落约 95%。
这类资产往往难以持续维系市值,而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具备网络效应和实际生态的资产,在本轮复苏中表现出了更强的稳健性。
📈 投资逻辑转变:从叙事到基本面
VC 的投资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。2022 年行业募资达到顶峰,2023 年骤然萎缩。2024–2025 年资金虽有所回暖,但更倾向于团队扎实、已有最小可行产品(MVP)并跑通现金流模型的项目,而非仅靠概念驱动的早期实验。
面对一级市场机会的收缩,产业资本正将目光转向二级市场和公开市场。例如,加密投资机构 Pantera 近期投入 3 亿美元专门投资采用“数字资产司库(Digital Asset Treasury, DAT)”模式的上市公司。
这些 DAT 公司通过公开市场发行股票融资,并大量配置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,通过质押等策略增强收益,从而实现每股净值增长。这一模式吸引了包括 Stan Druckenmiller、Bill Miller 和 ARK 基金等传统投资人的关注。
它们虽身处加密行业,却沿用传统资本市场的估值范式——以资产负债表、现金流、每股净资产等基本面指标定价。例如 MicroStrategy(已更名为“Strategy”)大量持有比特币,其股价与比特币走势高度联动,被视为“准比特币 ETF”;新兴的 BitMine Immersion 等公司则更进一步,通过股权和可转债融资持有以太坊,并利用质押和 DeFi 策略提升资产收益。
这意味着,Web3 正在经历一场“马斯洛需求层次”的转移:从追逐高风险回报,转向满足安全、支付、信任等基本需求。
🌐 全球参与者的“本分化”:行业成熟的内在逻辑
“本分”,在这里意指不同市场角色正在回归更具建设性、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。
政策环境也在不断清晰化。美国的《GENIUS Act》、欧盟的《MiCA》、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制度等,细节虽各有不同,但共识明确:保护投资者、增强透明度,并为合规资金入场铺路。对项目方而言,“擦边球”式的操作空间正越来越小,合规与透明成为必选项。
谷歌趋势(Google Trends)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转变:2021 年,“DeFi”、“NFT”、“yield farming”等是搜索热词;而 2024–2025 年,“stablecoins”、“compliance”、“cross-border payment”等与稳定和应用相关的关键词热度显著上升。尤其在欧盟 MiCA 实施和美国 GENIUS 法案签署等监管节点前后,“stablecoins”的搜索热度屡创新高。
这显示,行业虽未再现早期的爆发式狂欢,但正在实现更稳健、可持续的增长。区块链技术正日益成为支付等实际场景的基础设施。
💸 稳定币:成为行业新的“柴米油盐”
稳定币数据的爆发式增长,是这一趋势最直接的体现。
Artemis 数据显示,2024 年 12 月全球稳定币月结算额已达约 5.1 万亿美元,是 2023 年同期的 3 倍,2021 年的 22 倍。VanEck 报告称,稳定币日均结算规模约 1000 亿美元,正逐步逼近 SWIFT 等传统跨境支付网络的体量。
Chainalysis 数据进一步显示,稳定币交易量已占全链上交易总量的 50%–75%,成为链上最重要的资产类别。
市场表现也从“高波动”转向“稳健增长”。Bloomberg 报道指出,2024–2025 年比特币与以太坊的波动率显著下降;Coindesk 消息显示,Circle(USDC)等合规稳定币生态在政策明朗后迅速扩张。McKinsey 分析认为,“区块链+稳定币支付可将传统跨境支付的 2–3 天结算周期缩短至秒级”,这真正改善了用户体验。
用户需求也从追求“财富神话”转向看重“基础功能”——支付的便捷性、资产的安全性、合规的确定性。当加密货币被理解为日常金融工具,而非暴富门票时,它才真正走向成熟。
🚀 项目方的出路:回归产品与运营,成功门槛显著提高
在监管收紧和资本转向的背景下,项目方面临着旧路径失效的困境,“发币+叙事”难以再轻松融资。新的生存法则,是对标传统互联网巨头,回归产品、用户和运营。成功不再是运气,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。
-
赛道选择与用户需求匹配至关重要:正如以太坊通过持续升级巩固其智能合约平台地位,Uniswap 通过不断迭代满足链上兑换刚需,成功项目都在特定领域提供了长期价值。
-
用户体验(UX)与基础设施完善成为关键:智能合约钱包、账户抽象等技术正致力于让区块链交互像 Web2 一样便捷。重视用户体验的项目更有可能吸引大众用户。
-
创业综合门槛大幅提高:团队需要充足的资金储备、顶尖且多元的人才、科学的管理架构以及清晰的长期战略。
Web3 创业已回归商业本质:需要耐心打磨产品、持续运营、严守合规、整合资源。只有兼具创新激情和务实经营能力的团队,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。
🧱 为什么我们孵化“本分(BenFen)”链?
在行业周期波动中,Bixin Ventures 始终专注于寻找能跨越周期的基础设施机会。我们清晰地看到,随着投机叙事退潮,稳定币支付与合规应用正成为 Web3 的核心增量。行业真正缺乏的不是新币种,而是一个能高效支撑稳定币和真实交易的底层系统。
“本分”,在中文语境中寓意踏实、尽责和长期主义。这正是我们对行业投资逻辑的总结:不追逐风口,而是深耕底层。
因此,我们孵化推出了 BenFen 链——一个使命清晰、为稳定币和真实金融场景而生的公链。
BenFen 链的核心实践方向包括:
-
高性能执行环境:亚秒级确认与万级 TPS,支撑支付与高频交易。
-
以稳定币为核心:视其为连接 Web3 与现实世界最可持续的接口。
-
低门槛发行机制:支持普通代币、稳定币及 RWA 资产的一键发币。
-
稳定币支付 Gas & 赞助交易机制:用户可用稳定币支付费用,或由第三方赞助 Gas,大幅降低使用门槛。
-
原生集成关键模块:内置跨链桥、预言机和 DEX(BenPay DEX),构建一体化 DeFi 基础设施。
-
原生隐私支付支持:探索集成零知识证明,在合规前提下保障交易隐私。
-
社交账户一键登录:基于 zkLogin,支持 Google/Apple 账号一键创建钱包,实现“免插件、免助记词”的流畅体验。
这些能力共同构成了 BenFen 链的核心优势:不制造短期热点,而是一步步构建跨越周期的长期能力,为稳定币在全球支付与金融场景中的大规模落地,提供一个稳健、高效、可用的底层网络。
- DeFi协议Lombard能突破比特币生态原生叙事困境吗?2025-08-27
- 比特币市场热门指标深度解析:Pi周期顶部的信号与演变2025-08-27
- 以太坊价格走势分析:突破4700美元的关键因素与市场前景2025-08-27
- Flock AI 代币七日暴涨140%——涨势何时休止?2025-08-27
- XRP 正徘徊于巨型 W 形态颈线上方,分析师强调:唯有突破该关键位置,才可能打开通往 40 美元之路2025-08-27
- 稳定币破圈进行时:深度解析各国稳定币监管政策动态2025-08-27